在了解招投标信用评级之前,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信用评级及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什么是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通常也被称为信用评估、信用评价、资信评级、资信评估。
是指由信用评估机构根据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经过严谨的调查,对被评估对象的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定其履行各种经济契约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并以国际通用符号标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告。
信用评级起源&发展
信用评级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最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当前,中国资信评估行业市场规模较小,评级品种较少,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债券市场小、品种单一、竞争不规范等制约着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评级机构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
招投标信用评级
随着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和资信评估市场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评估对象的信用评级品种应运而生,招投标信用评级就是其中之一。
招投标信用评级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信用评级一样,是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履约能力和信用程度给出的综合分析和测评,区别在于,被评估对象不同,资本市场信用评估主要对从事资本活动、发行各类金融产品的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商业市场的信用评估主要对从事商务活动、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消费者信用评估则对消费者个人进行信用评级;而招投标信用评估专门针对招投标领域的投标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对投标企业项目承揽能力、合同履约能力及其信用风险程度的综合评价,为招标单位合理选择投标客户和控制招标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为第三方招投标信用评估机构,中联诚(北京)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中联诚”)拥有自主制订的“招投标行业企业信用评价标准”(标准号:Q/FY CE001-2017),已获得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备案通过,出具的信用报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发布招标信息网站——中国招标投标网进行公示。截止目前,北京中联诚拥有3名国家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专业团队,已为几百家投标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招投标信用等级划分
招投标信用等级有严格的划分,如一般用AAA、AA、A、BBB、BB、B、CCC、CC、C、D等符号代表十个等级,每个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但不包括AAA+。一定的评价等级就代表了一定的违约率,AAA级则表示信用极好,违约风险极小,C级则表示信用极差,违约风险极大。
招投标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对双方防范和化解风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信用评级。信用评级不但为招投标双方的信息缺口搭桥开辟通道,使招标方不至于受制于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控制废标、项目烂尾等风险,使投标方能获取适合其经营能力的商业项目,也使招投标活动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市场经济的整体效率。
目前,国家已发文明确规定在招标投标中,招标方需依法要求投标方提供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十八大后,国务院还明确将招标投标领域列入信用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在实际的招标文件中,招标方对于信用优良的投标方给予一定加分。这一切都意味着,信用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投标企业,信用等级证明缺失将会被拦在投标门外,信用等级证明也成为招标方评标过程中重要的考核依据。
就招投标信用评估方面,国内针对招投标企业的信用评级产品并不多,北京中联诚的评估标准已自成体系,评估的客观性、报告的专业性、公示的可靠性将对企业的信用形象提升产生强大的助推力。
在了解招投标信用评级之前,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信用评级及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什么是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通常也被称为信用评估、信用评价、资信评级、资信评估。
是指由信用评估机构根据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经过严谨的调查,对被评估对象的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定其履行各种经济契约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并以国际通用符号标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告。
信用评级起源&发展
信用评级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最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当前,中国资信评估行业市场规模较小,评级品种较少,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债券市场小、品种单一、竞争不规范等制约着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评级机构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
招投标信用评级
随着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和资信评估市场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评估对象的信用评级品种应运而生,招投标信用评级就是其中之一。
招投标信用评级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信用评级一样,是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履约能力和信用程度给出的综合分析和测评,区别在于,被评估对象不同,资本市场信用评估主要对从事资本活动、发行各类金融产品的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商业市场的信用评估主要对从事商务活动、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消费者信用评估则对消费者个人进行信用评级;而招投标信用评估专门针对招投标领域的投标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对投标企业项目承揽能力、合同履约能力及其信用风险程度的综合评价,为招标单位合理选择投标客户和控制招标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为第三方招投标信用评估机构,中联诚(北京)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中联诚”)拥有自主制订的“招投标行业企业信用评价标准”(标准号:Q/FY CE001-2017),已获得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备案通过,出具的信用报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发布招标信息网站——中国招标投标网进行公示。截止目前,北京中联诚拥有3名国家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专业团队,已为几百家投标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招投标信用等级划分
招投标信用等级有严格的划分,如一般用AAA、AA、A、BBB、BB、B、CCC、CC、C、D等符号代表十个等级,每个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但不包括AAA+。一定的评价等级就代表了一定的违约率,AAA级则表示信用极好,违约风险极小,C级则表示信用极差,违约风险极大。
招投标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对双方防范和化解风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信用评级。信用评级不但为招投标双方的信息缺口搭桥开辟通道,使招标方不至于受制于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控制废标、项目烂尾等风险,使投标方能获取适合其经营能力的商业项目,也使招投标活动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市场经济的整体效率。
目前,国家已发文明确规定在招标投标中,招标方需依法要求投标方提供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十八大后,国务院还明确将招标投标领域列入信用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在实际的招标文件中,招标方对于信用优良的投标方给予一定加分。这一切都意味着,信用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投标企业,信用等级证明缺失将会被拦在投标门外,信用等级证明也成为招标方评标过程中重要的考核依据。
就招投标信用评估方面,国内针对招投标企业的信用评级产品并不多,北京中联诚的评估标准已自成体系,评估的客观性、报告的专业性、公示的可靠性将对企业的信用形象提升产生强大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