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冠县柳林镇积极践行“美德+信用+治理”模式,开展诚信镇街创建活动,推动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和社区村民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相结合,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信用+德治,让践行美德者有所得。柳林镇北街村在村里设立信用“积分超市”,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礼品,用做好事、存积分、兑奖励的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助力“美德+信用”建设扎实推进。构建起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享有”的村级治理良性格局,真正实现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守信受益”。
柳林镇西街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信用+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广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学习强国APP宣传、移风易俗等活动,形成了向善向上向美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家风、村风和民风整体好转。
信用+自治,柳林镇自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来,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村镇医生、热心群众,组成了暖心厨娘、舞鼓丰登等14支志愿服务队,随时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架起一座爱老、敬老、筑老的爱心桥。古语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柳林镇信用+助老模式的铺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心村民踊跃加入,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庄,通过借助开展“爱心义诊”、“爱心理发”、“爱心缝补”等一系列助老手段,打通了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营造出“老人有所呼、志愿者有所应”的助老氛围。
信用+经营,让信用等于财富。村民以积分为背书依据,按照商户信用考核得分情况,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诚信经营示范户”,并为商户挂牌,增强商户的荣誉感,同时按照信用指标为商户信用加分。
信用+合作,让信用切实惠民生。柳林镇大杨庄村创新“信用+合作社”发展模式,将信用管理应用于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社员管理、收入分红等各环节,自合作社开展信用管理以来,农产品合格率上升到了99%,农产品增产10%以上。信用与镇村各项事务结合,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
下一步,柳林镇将继续积极采取各种“美德+信用+治理”新模式,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美德和信用建设的有效载体,促进美德与信用建设融合发展、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