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低风险地区教育开学复课等情况。
中小学开学复课方面,教育部要求,一是延续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开学,在学校的基本防控措施到位之前不开学,校园和师生的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之前不开学的“三不原则”;同时加大对境外输入病例和风险的防控。各地各校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上报。在低风险地区,上课必须戴口罩。在户外运动场,人和人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大学开学复课方面,4月1日起,青海省将开始陆续复课,从4月8日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陆续复课,4月上旬和中旬,还会有一些地区复课。“高校复课第一要错层次开学,优先安排毕业年级以及有科研任务的研究生;第二要错区域,本地生源学生先复课,外地的低风险地区学生陆续复课,高风险地区学生暂时不复课;另外,要错时复课,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不同年级、不同地域的学生返校。”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说。
关于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门提供一系列网上就业服务:一是推出了“24365”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会同5家招聘网站24小时服务,目前已提供岗位信息700多万个,累计投递简历超过1100万人次;二是推出了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为大学生网签就业协议提供便利;三是各高校近期日均举办各级各类网络招聘活动2000余场,3月已累计举办7万场不同类型的招聘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如何帮助海外留学人员?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介绍,中国约有160万出国留学人员,目前仍有约142万人在海外。
在海外防疫物资整体紧缺的情况下,我国加紧筹措物资。驻外使领馆以“健康包”“爱心包”的形式,第一时间发放到疫情严重地区的留学生手中。针对一些国家政府和学校采取的管控措施,特别是停课、封校、封宿舍这样的管控措施,还有留学生面临签证过期的紧迫问题,教育部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加强沟通交涉。
教育部还整合高校资源,为留学生提供全天候24小时心理咨询,为学生家长释疑解惑。“建议在海外的留学生,按照世卫组织建议和各国防疫要求,科学理性做好防护。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跟驻外使领馆联系,包括比较紧迫的困难,比如住房、医疗、学业、签证等。”刘锦说。